2025年第42周(10月10日至10月16日),随着双节结束、下游加工厂陆续复工,国内远洋鱿鱼市场情绪回暖,价格整体企稳。浙农中心数据显示,东南太平洋鱿鱼成为本周涨势领头者,平均结算价达20,239.31元/吨,环比上涨明显。其中,特小原条、中原条和大原条涨幅均超过1,000元/吨,带动市场活跃度提升。本周成交量达5,719吨,其中特小原条(2,190吨)和小原条(2,047吨)占比高达74%,显示加工端需求明显复苏。
秘鲁方面,生产部数据显示,10月上半月共有5,193艘登记渔船出海捕捞,累计上岸鱿鱼52,055.5吨,累计产量已突破年度配额。随着资源紧张与捕捞季接近尾声,原料供应趋紧,推动价格继续坚挺。与此同时,西南大西洋鱿鱼(线外)均价约36,576.92元/吨,价格波动有限,市场呈窄幅震荡;西北太平洋鱿鱼因供应充足报价下调,印度洋鱿鱼则保持稳定。
整体来看,第42周国内鱿鱼市场在节后迎来温和回升,东南太平洋产区表现亮眼。随着年底备货季临近、原料供应趋紧,11月鱿鱼价格或将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。业内人士指出,市场正从“节后平淡”逐步过渡至“需求预热”阶段,未来一段时间鱿鱼行情仍将稳中有升,暗流潜动。